看展览就是一场表演:朋友圈就是一个大舞台|朋友圈|展览|新媒体艺术
大部分人去展览都不是为了看作品,而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
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社交平台的传播以及资本的加持,线下展览在这几年间成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休息日里休闲娱乐的选择之一。
无论是徐冰个展、Joan Cornella漫画个展、梵克雅宝展,Teamlab花之森林展,还是圣斗士星矢三十周年展,无论是新媒体艺术装置类的,复古蒸汽波主题的,还是具有历史感的传统国学,几乎每周都会有一个城中热门的展览,在朋友圈中咆哮。

但只要去到线下你就会知道,在展览中真的对艺术家有了解,真正在观赏作品的人并不多。大部分观众揣着单反,打扮精致,他们目标很简单,就是为了拍摄好看的照片,可以发在朋友圈的照片。
活在北京的文艺青年们,每到周末就约个局,花两个小时化妆打扮,再带上自己的单反,去798或芳草地逛上几个展。他们虽不太懂艺术,也不知道这些正在展出的艺术家到底是谁,但SD卡里照片就是今天沉甸甸的收获。
这还没有结束。单反连上无线,将文件传输到手机里,再用Snapseed、VSCO、Enlight精修一番,最后打开微信把刚刚精修完毕的作品上传到朋友圈,再配上一段编排了一天的文案,点击发布。完美,内心非常满足。
策展人兼艺术家张红雷告诉品玩,网红展、IP展还有沉浸式体验的展览会吸引更多对艺术了解少的观众。
“这些就像现实版的美颜相机的场地和背景不是吗?”张红雷说,“那些主播网红KOL以展现自己,表现自己为热点,一直都在被大众消费着,这些被消费的娱乐跟在现实中的展览是一样的,都是一个虚假的世界里,年轻人却都在效仿。”
这种事不新鲜,在朋友圈很常见,甚至你我都是其中的一份子。谈不上对艺术感兴趣,也不见得耗费了数个小时参加了展览后真的收获到什么知识,但你知道,(精修过)照片是真实的,点赞数也是真实的,好友羡慕的眼光也是真实的。这一切都是美好的。
这是在借用场地拍摄大片,塑造我的大牌形象,蟹蟹
朋友圈已经是个广告渠道,每个人都在打造自己的形象。去展览拍照发朋友圈也是一个道理,为的就是用艺术文化的标签来塑造自己有生活品味的形象。这个是大部分人的逻辑。而小部分人则是想通过这个行为来积累自己的文化资本——和文化人做着相同的事,试图以这个方式往更上的社会阶级靠拢。
“一切文化实践(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阅读等等)和对文学、绘画或音乐的偏爱,都与受教育的程度(由学力和学习年限来衡量)以及社会出身密切相关。”这段话来自在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所著的《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这本书阐述了这个观点——任何趣味都不是自然的和纯粹的,都是习性、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趣味是一种对人的阶级分类。
穷苦大众都在忙于挣钱生存,只有有闲阶级才能在超脱琐碎的日常,长年累月的进行艺术沉淀。而中间阶级,在无法通过资本与他人进行区分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打文化标签区分自己与他人,同时又可以与更上的社会阶级靠拢。
打文化标签的行为中看展览则是最经济实惠的一种选择,毕竟相比消费雪茄、高尔夫球、开船出海等活动,看展的费用是它们的一个零头,成本极低也能打造出有效的个人文化标签。

周末逛一两个小时的展真的能学到什么东西吗?艺术发展史,背后的技术了解了吗?而且逛展的时候都在集中精力拍摄出好看照片,苦思冥想朋友圈文案的你,真的能看到这个展览在讲什么东西吗?
以上这些发问都不重要,因为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否有知识上的收获是不重要的,重要的这个行为是否将自己打造成一种值得被观赏的景观,这个景观是否给人留下印象,能让自己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朋友圈里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的舞台
我们的社会生活处处都是蓄意的表演,几乎每一条发出的朋友圈,都已经事先定位好目标受众,是老板,是同事,是恋人,还是是父母,我们发出的每个信息都在加强人设。在生活的表演中,朋友圈其实提供了一个非常友好的舞台。

朋友圈是封闭的,是不能转发的,当你看到低劣的表演时,你想分享和吐槽只能通过截图分享转发给其他好友;朋友圈评论也是封闭的,非共同好友是不能看到对方在同一条朋友圈下的评价。我们被动成为观众,但却无法自如相互交流观影心得。表演在面前,观众却处于失语状态。
而作为表演者,在微信朋友圈这个舞台上,他人的嘲笑和攻击被微信产品的特性阻隔。即使表演痕迹过于严重,只配称得上是三流演技,但面对是点对点的受众,他们不可能练成一股力来攻击你。这一出戏演砸了,大不了下一处戏再好好修炼。
况且知道这是一处表演的人,也会碍于微信是熟人关系而无法将真心话说出口,试问谁有能够真正开口跟半生不熟的朋友说“话剧是不能拍摄照片你懂吗”这句话说出口呢?谁敢实名得罪人?
其实几乎每条朋友圈都是一句广告台词,每一条都是由我们自己精心编排过。
你说你自己不曾为了打造个人形象,从没刻意美化过照片,修饰过的文字,但有什么方法能保证,你现在所发的碎碎念,你转发的新闻报道,包括那些体现真我丑照,不是你所塑造的景观的一部分呢?
头图来自Japan Times丨插图来自FAD magazine

- 12家科技企业ESG观察,谁领先,谁落后?2023-06-20 06:22
- OpenAI再获百亿融资 估值近300亿美元2023-06-20 06:20
- 大厂战投疑遭重击,中国托拉斯时代终结 | 2022-01-21 17:35
- 仅凭两款单品年GMV达千万,新锐食品品牌怪力食厂从植物蛋白破圈 | 2022-01-21 17:35
- 扩张、亏损、关店,集合店KK的第二次救赎 | 2022-01-21 17:35
- 虚假宣传、诱导付费,陌生人社交App困于“荷尔蒙” | 2022-01-21 17:35
- 2022,AI上市“大年”? | 2022-01-21 17:35
- 小马智行瞄准车规级量产,推出第六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 | 2022-01-21 17:35
- Forrester最新报告:阿里云首次挺进全球容器领导者象限 | 2022-01-21 17:35
- 数策指今纸巾宝获A+轮融资,希投投资领投 | 2022-01-21 17:35

- 15:09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谈投资组合优化
- 19:54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沙龙(福州站)暨福建省隐形独角兽企业发展研讨会
- 16:01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vivo发布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以科技之力绘就共
- 17:05被师傅鸽到崩溃?十年卫浴老板血泪总结:找对帮手太重要!
- 14:43北京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的全球资产配置逻辑
- 14:26入选上海智库报告文库,第一财经研究院“小巨人”调研专著出版
- 21:03京东科技赋能中原企业,80家企业已成功入驻产业园
- 18:36首次上榜《财富》中国500强,盈峰集团的产业赋能牛在哪?
- 10:08孙宇晨的而立之年:争议未远,传奇已立
- 15:27北京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谈资产配置
- 12:17寻找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机 ——第一财经第十四度携手达沃斯举办
- 12:43燃情“苏超”!苏州队VS扬州队精彩上演!雪中飞助力苏州队3:0夺得首胜!
- 17:23卷不赢的618,中国商家在东南亚集体“回血”
- 13:57“基于北斗与遥感的数字应用产业互联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京成功
- 13:39三贯穿定基调,五纵横拓图,六点连线筑生态——燕京510以全域营销战略登顶
- 10:05由新者胜 至行者达 第三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正式发布
- 09:53相关专家领导赴四川嘉好变频供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 21:20甘露特钠胶囊多地断供?谁来续上患者的记忆
- 08:59站酷×北京邮政×微博强强联手!“玩具杂货铺”玩转儿童节艺术营销
- 14:13再破圈!央视端午晚会新松大负载机器人“执手”专业舞者柔美共舞,人机“无间
- 12:30盼星星,盼月亮,就盼九期一
- 09:26双线狂欢引爆510盛夏:狮王“世界风味”VS燕京9號“社区烟火”
- 14:35如何借力抖音7亿日活?京东(郑州)基地手把手教电商企业数字化转型
- 16:35150+项专利死磕滤芯,云米引领家庭饮水进入矿泉时代
- 10:35必有人,重写爱与浪漫 宝珀Ladybird贝蒂女士系列
- 10:34宝珀Ladybird贝蒂女士系列钻石舞会炫彩腕表 焕新演绎尊贵皇家紫色
- 10:36HTX携手HTX DAO共庆BTC披萨节,开启Web3全球化共识新篇章
- 10:08化学工业出版社一行到访外研在线 调研出版数字化转型路径
- 21:31BTC披萨节遇上TRUMP晚宴,HTX送出百万USDT狂欢福利
- 16:09HTX“火星计划特别版”新晋候选人出炉,用户太空之旅进入冲刺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