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要推倒重来!长尾已死,数据垄断 | 独家专访万维网之父
1 月 19 日,万维网之父、2016 年图灵奖获奖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Tim Berners-Lee出席 2019 年 EmTech China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发表演讲。他指出互联网已经丧失最初的精神,长尾效应已经失效,现在许多大型社交网站决定了用户看到什么、甚至决定了他们怎么思考、怎么行动。他并带来最新推出的项目开源去中心化网络平台 Solid,宣示要颠覆自己曾一手开创出来的互联网世界。
会后他接受 DT 君独家专访,进一步指出,他认为脸书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泄漏是一个关键转折点。剑桥分析事件突然间让人们真正意识到数据隐私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了解到掌控个人数据的重要性。
图|Tim Berners-Lee(来源:DeepTech)
他更呼吁各个国家、各个行业都应该参考英国的Open Banking 模式,强制要求大型银行开放数据,将数据自主权还交到使用者的手中。尤其,在金融业之后,他认为下一个应该进行数据开放的就是医疗行业。
Tim Berners-Lee 是万维网发明人。1991 年,他提出了著名的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并成功实现 http 客户端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讯。我们每天打开电脑浏览网页所输入的 www,就是当年 Berners-Lee 所发明的 World Wide Web。这在当时革命性地改变了上网的方式,也成为日后互联网的雏形。
在 1 月 19 日于北京举办的 EmTech China 全球新兴科技峰会舞台上,Tim Berners-Lee 展现出对于颠覆互联网这一不可能任务的强烈意志。
“30 年前,我发明了万维网,30 年后,很多的现代人可能并不知道互联网出现后,和过去有什么很大的不同,”他说。“可是到了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下,30 年已经过去了,究竟发生了什么,未来又会怎么样?”
“而现在已经是 2019 年了”,他又说道,我们推出 Solid 的主要出发点就是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同时我们并成立了 Inrupt 公司来支持、推展 Solid 项目,来实现颠覆,“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来参加这次会议(新兴科技峰会)的原因。”
Tim Berners-Lee 说话时会身体不自觉地摇晃摆动,似乎正处于某种高速运行的状态。语句断落在不合理的位置,仿佛头脑转速太快,连嘴巴都赶不上自己思绪飞跃的速度。尽管如此,EmTech China 现场逾千人听众仍在台下全神屏息听这位互联网传奇人物说话。
长尾理论在互联网领域已失效
Berners-Lee 指出,互联网发展曾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长尾效应”。
过去在实体世界中,如果把一个行业的公司按照知名度进行排名,曲线下降往往很快,排到 100 名左右的公司可能已规模非常小且很难生存。
但在互联网领域,曲线的下降则十分缓慢。并非所有人都集中受雇于几个最有名的网站,而是可能分散在一些中等规模的公司。各式各样的公司各有其生存空间,这就是所谓的长尾效应。
图|Tim Berners-Lee(来源:DeepTech)
但,“长尾效应最终失效了”,他说,现在的互联网世界头部效应明显,少数网站占据了主导地位,拿走市场大部分的份额,且这些名列前茅的巨头还在不断整合的过程当中。但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已失去了最开始的互联网精神,不再是所有人都是全球创意创造力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事实上,我们面临着很多的数据孤岛。尽管每个人在互联网上产生了大量数据,但这些数据却掌握在 Facebook 这样的大公司手中,而数据与数据之间无法相连。比方说,如果你拍了一张照片上传到 Flicker,会发现这无法与 LinkedIn 上的同事分享。这些数据孤岛让人们感到挫折,觉得孤岛并没有充分尊重个人。
他进一步指出,现在我们可能需要去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一切变的如此的无序和混乱?现在我们有了脸书、有了其它各种各样的网站,为什么互联网反而失效了呢?
关键的转折点在哪里呢?
这是一个 Tim Berners-Lee 早已思考许久的问题,2017 年他就在万维网 28 周年时指出,互联网面临了 3 大挑战,第一,我们失去了对个人数据的控制权;第二,错误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太容易了;第三,在线政治广告需要透明度和理解力。
Tim Berners-Lee 表示,其实万维网基金会早已认识到,光是创造互联网本身是不够的。
他指出,当年互联网创造的初衷,是觉得人们可以形成一个自由开放的社群,创造自己的网页,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充满创意的人,施展个人的想像,不会被所谓的专利所束缚。“我们一直为这种公开开放性所努力,致力于创造这样一个开放的社群”,让人们不需要任何审核,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取连接,或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点击链接,访问别人的网站。
图|Tim Berners-Lee(来源:DeepTech)
“这是值得为之奋斗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在这么多年过去之后,我们有了现在的互联网,却也出现了很多混乱的现象,造成了这个混乱的社会。”
因此,问题关键在于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怎么去设法改变这一现状?
在 Tim Berners-Lee 看来,我们可以用一种更科学的方式去做尝试。他不改乐观地认为,“人所拥有的力量是有创造性的,我们可以建造一些东西,可以让我们理解他人,为共同的目标所奋斗,如果这样是可行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我们可以通过写代码来实现这些。”
而他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Solid,核心概念是一个个人数据存储系统 Solid POD,可以将用户在网上产生包含联系人、照片和评论等所有数据,都储存在自己的 Solid POD 中,而非是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上。如此一来,所有数据都始终掌握在个人手中,可以随时新增或删除数据,授权或取消给他人读取或写入数据。也就是说,用户不再需要以牺牲个人隐私、牺牲个人数据自主权的方式,来交换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免费服务。
(来源:Solid Inrupt)
用户可以将 Solid POD 设立在自家的计算机,也可以选择储存在其它 Solid POD 服务供应商。而每个人也都可以通过 Solid 的开源接口,开发成为 Solid POD 服务供应商,如 Berners-Lee 所创办的 Inrupt 公司便是要率先推动这样的服务市场。
Tim Berners-Lee 解释,从 Solid 的角度来讲,大体的原则就是,有不同的数据,放在不同的地方,可以连接任何的 APP。但是任何 APP 都应该和任何的途径相兼容,这就是 Solid 的一个协议。所谓协议是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不可变的。然而它并不是特别困难,连区块链都不是,任何开发者随时都可以做。
当开发者开发自己的 APP 时,编程所使用的是全球通用的 Solid API,它是一个标准化的东西。只要 API 可以兼容,那么开发者一打造应用时候就会发现已经有成千上百个人在使用你的 APP 了。因为所有的东西都已经是兼容的,而且是一致的标准。
但随之而来的疑问是,如何保证一项创新技术不变质,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正如比特币的匿名发明者中本聪,初衷也是希望能打造一种去中心化的电子货币,颠覆中心化的垄断。但始料未及的是,却很快有人通过设立大型集中化矿场、集中化交易所的方式,从中攫取大量利益,让去中心化理想迅速变质。
面对这一问题,一向处于快速运转状态的 Berners-Lee 也陷入了短暂沉思。他坦言,确实从任一应用领域来看,市场往往都会很自然朝向集中化的方式运作,作为市场领导者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发展。因此,我们若想要真正实现颠覆现状,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包含政府的角色将非常重要。
譬如欧盟推动的 GDPR 便是一个例子,他也特别提到,英国已经通过 Open Banking 的政策,强制要求大型金融机构开放数据、开放 API,让使用者个人可以拿回数据自主权,也可以供其它外部第三方开发更多应用,为个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医疗行业应开放数据,可能拯救大量生命
而他希望在健康医疗行业也能看到同样的动作。他指出,我们确实需要一个真正的新的系统。目前在不同国家可能已有各式各样的努力,试图打造国际性的健康医疗标准。但这是既复杂又困难的工作,存在实际上的难度。
“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他说,如果我们能把你的健康数据、营养数据,甚至是财务数据串连在一起,如果有某个社区可以开始产生某种程度的健康数据标准,这将会很棒、很有创造力,可以省下大量金钱,也可能拯救大量生命。
当然,现在我们已经可以从不同医疗机构下载数据,但问题在于这些数据并不兼容。所以,我们希望让这些数据是可以兼容的。如果未来人们可以从不同医院、不同国家的来源整合自己的健康数据,放在自己 Solid pod 里面,然后纵览完整的个人医疗史,那么一切将完全不同。在 Berners-Lee 看来,这将会非常有价值。
他认为,我们理应要让个人可以在分享数据的同时,也能兼顾保护或控制自己的数据。以基因数据为例,它可以告诉你许多事情。比方说,因为有这个基因的存在,我可能更容易被车撞倒之类的。
而如果我们能够跟研究者共享基因数据,就可以做更好的医药开发。作为个人的数据,当用户把自己的基因数据及包含医疗纪录、生活习惯等其他数据提供给研究者后,研究者方面得到海量的数据,就可以对用户做出更好服务。
当然,要推出这样的标准,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他说,“这其实更像是跑一场马拉松一样,就是慢慢的让人们得到激励,最后跑到终点。”
为了抵达这一终点,Tim Berners-Lee 已踏上了一场征途。自从 2018 年 9 月底宣布 Solid 项目以来,这位现年 63 岁的爵士,开始接受媒体采访,出席公开场合,呼吁更多人重视这一问题。虽然无论是 30 年前发明 WWW,到如今宣示颠覆互联网,他都几乎不曾试图为个人从中获取商业利益。
(来源:Solid Inrupt)
“我想,我想要的东西,是希望这个系统成长。所有的人都能使用它”,Berners-Lee 终于把语速放慢了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请求,你不能同时要求更多东西了。”如果当年我把 HTTP (超文本协议)打造成一个商业化的系统,很可能今天我们就不会坐在这里谈论这一切。
近 30 年前,Tim Berners-Lee 曾经做出一个巨大的请求,请求全世界的人都采用他所提出的网络协议。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成功的任务,但事实证明他成功了。
如今,他再度发出另一个更为巨大的请求,请求数十亿计的互联网用户加入他的行列,一同颠覆今日这个充满垄断、将多数人利益集中至少数人手上的互联网,回到他一开始设计互联网时候的初心。这一次,他会成功吗?

- 12家科技企业ESG观察,谁领先,谁落后?2023-06-20 06:22
- OpenAI再获百亿融资 估值近300亿美元2023-06-20 06:20
- 大厂战投疑遭重击,中国托拉斯时代终结 | 2022-01-21 17:35
- 仅凭两款单品年GMV达千万,新锐食品品牌怪力食厂从植物蛋白破圈 | 2022-01-21 17:35
- 扩张、亏损、关店,集合店KK的第二次救赎 | 2022-01-21 17:35
- 虚假宣传、诱导付费,陌生人社交App困于“荷尔蒙” | 2022-01-21 17:35
- 2022,AI上市“大年”? | 2022-01-21 17:35
- 小马智行瞄准车规级量产,推出第六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 | 2022-01-21 17:35
- Forrester最新报告:阿里云首次挺进全球容器领导者象限 | 2022-01-21 17:35
- 数策指今纸巾宝获A+轮融资,希投投资领投 | 2022-01-21 17:35

- 16:34深化医养协同创新:西苑医院联合寿山福海助力医养中心项目建设
- 16:32深化医养协同创新:西苑医院联合寿山福海助力医养中心项目建设
- 15:18HTX DAO信心之旅迪拜站圆满结束:携手HTX共建生态释放长期潜力
- 17:45恩捷股份李晓明:恒捷远 PE-MBR 膜组器以技术突破守护水资源
- 11:49FUTURUS 助力领克 900,打造中国智造的“技术旗舰”
- 17:06寿山福海亮相银发人居发展大会,超星准体系赋能银发经济蓬勃发展
- 17:01寿山福海亮相银发人居发展大会,超星准体系赋能银发经济蓬勃发展
- 16:34故宫春韵,时光鎏金,周大生经典诠释东方美学
- 13:37对话周慧敏|“冻龄?神”与皙之密的不解之缘
- 12:07全美世界:以多元力量铸就商业辉煌
- 17:11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上海车展盛大开幕!
- 15:05恩捷股份旗下重庆恩捷新材料荣膺长寿区年度贡献突出民营企业奖
- 11:10JJ 斗地主:领航棋牌游戏新征程 严格杜绝赌博?
- 10:41共筑高净值家庭财富管理新生态——优脉家族办公室与黎明保险经纪达成战略合作
- 16:18当小香风邂逅智慧卫浴,箭牌×京东超品日新品发布会重构浴室美学新范式
- 15:30孙宇晨的破局之举:TRX ETF冲击SEC,“三驾马车”重塑Web3新格
- 10:39LeadeRobot具身智能应用标杆:柔韧自动充电机器人加速智能化出行体
- 10:10再获权威认可!数势科技上榜IDC中国AI Agent应用市场全景图报告
- 11:53京东商家成长白皮书揭秘:卖河南铁棍山药,半年营收增100倍
- 10:02LeadeRobot具身智能应用标杆:无人机X柔韧具身智能,空中精准作业
- 10:27恩捷李晓明:多方举措齐上阵,全力助推新能源领域蓬勃发展
- 09:59JJ斗地主:严守准则,全力阻止任何赌博活动!
- 09:47品质优先x交互跃迁:双轮驱动下的HUD千亿市场确定性增长
- 14:19恩捷李晓明:以合作与创新为驱动,积极助力新能源产业迈向新征程
- 09:18JJ斗地主:秉持底线,严格禁止各类赌博活动!
- 18:21TRON x HTX DAO 2025 香港之夜盛大举行:坚守行业建设,
- 11:24美的 X 站酷 | 一场关于集团IP设计生态的破圈实验
- 11:20美的 X 站酷 | 一场关于集团IP设计生态的破圈实验
- 11:19美的 X 站酷 | 一场关于集团IP设计生态的破圈实验
- 17:56“区块链奥特曼”单挑“金融哥斯拉”:孙宇晨要做Web3守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