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供应链金融市场观察

时间:2022-05-09 09:49|来源:中国产经网|编辑:z0011 网友评论

                                      荣邦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 罗晓远

                                                 2022年4月17日

公司介绍:荣邦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成立于广州,是中国银联投资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为企业的供应链活动提供数字结算和数字金融技术服务,在北京、上海、成都、贵阳等地设有分公司。

一、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来源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来源,那就是“都是银行的资金”,但呈现在市场的,除了少数银行和保理资金外,绝大部分是企业资金。而企业资金包括民企资金,以及涵盖地方国企、央企的国企资金。区别于银行资金刻板的标准化产品,企业资金参与供应链金融为“应景式”、“可协商”的金融,形成了更加高频的供应链金融。估计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来源占比,银行占约15-20%;非银机构如保理、小贷占20-25%;企业资金方占比超过50%。

 

云图片

 

商业银行主要偏好对强信用大企业的上游供应商,核心逻辑是还款比较能保障。即使有了核心企业的背书,银行对其下游供应商的支持少一些,偏好大消费类、不受经济周期影响品类,核心逻辑是产品一直能卖,比如蒙牛牛奶、雅迪摩托。以有额度上限(一般为300万、500万)的授信为主要形式。授信流程的繁锁。好在银行资金利息的优势部分抵消了融资方对流程繁琐的厌烦。

保理公司必须谨慎地将资本金投向优质的资产,才能将资产转让给银行获取资金,投放到下一批业务。因此,保理公司也偏向强信用大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受让应收帐。保理公司的准入和放款同样繁琐,需要核心企业的业务、法务、财务配合完成其供应商的应收帐权益转让。

央国企、上市公司主要依托自身的信用从银行获取资金;民企主要通过“劣后”的方式,从央国企获得资金。企业资金方以贸易、仓储物流等方式,大量参与到供应链金融活动中。

二、银行资方和企业资方如何介入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按企业在进货、转化、销售三阶段的资金需求,可分为订单融资、存货融资或加入了第三方监管的仓单质押融资、和应收帐融资。

银行和保理公司介入供应链金融,基本不参与订单融资,存货融资很少,偏向于已交付、形成应收帐之后——本质上是因为,银行和保理公司不参与货物质量和数量的管控,不参与仓储、物流等实质性的业务风险管理。银行授信,以信用评估为主要手段,也就是筛选出谁有稳健的现金流还钱;抵押品并非银行所希望:逾期收不回借出去的款,已经对个人、支行、分行不良率都产生负面影响;催收或处置资产是赎罪、并非功劳。

那么谁能承担实质性的风险管理呢?是企业,而且是供应链中的大企业,更了解市场,有能力和人力进行实质性的风险管理。有一回儿,为饲料核心企业的经销商融资,项目授信完成了,银行催着核心企业上量,核心企业回复,“这会儿闹非洲猪瘟呢!还敢上量?”这是实质性的风险监控和规避。

企业资金方参与到供应链金融则更灵活,以贸易融资的方式切入供应链,

1、代融资方采购,通过“收保证金+控货+逾期则没收保证金并处置货物”来规避风险;

2、或取代融资方,与下游大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控还款来源”,进行实质性的风险规避。

国资委2021年下半年,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限制央国企的融资性贸易行为,也就是限制“只出资金,做大收入”的行为;但如果结合科技手段,对货物、仓储、物流进行管控,实实在在参与到供应链的业务,则不在被限制的范围。如有供应链交易管理、货物管控、融资主体风险监控和预警方面的需求,欢迎联系我们。

三、供应链金融的利率多少?

很多人会问资金成本是多少?不管得到什么回答,反应都是“高了”,随即进入砍价环节。其实砍价作用并不大,更重要的是理清楚风险管控,利率背后有它的逻辑。

利率定价≥资金成本+风险定价+各参与方的运营费用

利率中变动最大的部分就是风险定价。风险定价简单地说,就是收不回来的钱的占比;说得多一点,还包含催收的费用、处置抵押品的损失。

最常见的风险定价还不是银行,是保险公司的意外保险产品。保险公司推出意外保险,收的保费,一定要大于赔付的费用,否则保险公司是不能持续经营的。也就是:

保费定价≥ 赔付比例 + 保险公司运营费用

银行与保险公司相比,公式的两端多了资金成本,也就是揽储的成本、或者是同业拆借的成本。

 

云图片

 

1、五大行揽储成本最有优势

工、农、中、建、邮储五大行,揽储成本最具优势,因为历史积累下来的网点多。中信、平安等股份制银行次之。网点少的银行往往揽储成本高,几家小银行一年期定存,给出了4%的年华利息。浙商银行等城商行揽储不够,通过同业拆借,那么资金成本就高。银行的规模不够大,分摊下来运营费用也会高一些。

某大行的支行长曾这样说,“我们的资金成本(笔者注:其实是利率定价),是总行给我的综合成本,加上支行的运营费用,一般在总行资金成本的基础上,上浮60%;特殊行业,比如农业,上浮部分可以减少到30%。但是我这个利率,不包含任何风险定价的哦,0.2%的坏账,从客户经理到信贷审查都会下岗的。你们有什么增信措施?毕竟要对储户的资金负责呀。

假定3%是银行揽储成本,可以理解为:利率定价 = 3%揽储成本 + (3%x60%运营费用) = 4.8%,但是这是不能承担任何风险拨备的利率定价,银行要求强担保。

担保或履约保险的成本是多少呢?一般1.5-2%,而且担保公司和履约保险公司并没有实质上的风险管理能力,只能看作是“增信”的“运营费用”,而不是风险管理费用,所以大部分供应链融资项目,担保公司又要求核心企业再担保。

2、由核心企业兜底的上下游企业融资利率

那么谁能做实质性的风险管理呢?还是企业,而且是供应链中的大企业,自身有足够强的信用兜底。

评价核心有足够强的信用的一般标准:营收20亿以上,不能亏损,资产负债率不能高于60%。

如果融资主体还不了钱,核心企业则以“代偿”、“差额补足”等形式补给银行。跟保险公司的经营逻辑很像,核心企业要收取一定的增信费用。

3、少部分银行跨出了风险定价的步子

长期以来,银行被诟病为风险定价能力弱。少部分银行也往前走了一步,不需要核心企业兜底,自己来承担风险,将风险定价加进了利率定价。

各种场景的坏账率,各种行业的坏账率,各地区的坏账率,某地区某个行业中规模在某个区间段的企业信贷坏账率,经过几十年的积累,银行心里是有数的。据说某地区的货车贷,坏账高达7%,按照“利率定价=资金成本+风险定价”的原则,利率能低吗?

如果企业都希望降低利率,就必须降低行业性、地区性的坏账率,这就要求全社会的个人和公司,在还款方面摒弃“我能借到钱是我的本事,凭什么要还?”的想法;在借债经营方面要平衡考虑,量力而行。

银行仍然希望跟核心企业合作,一次过服务一大批小而散的商户融资,有着风险分散好处;在大批客户的情况下,实际风险发生的比例,才不至于跟风险定价的预测差太远。

有位行长说:对公大项目融资就像冰块,贷出去了,回来可能啥都没有;小而散的个贷,象是一捧沙,贷出去了,一大部分还可以捡回来。这个比喻说的是个贷,但换成小微企业融资,同样适用。

假定某个地区、某个行业的小微企业信用贷坏账率在3-4%。如果银行的揽储成本在4%,运营费用在1-2%,这个行业的小微企业的信用贷的利率定价就在是 8-11%。

 

云图片

 

四、B2B平台上的商户融资

     B2B平台公司按信用也分两类,一类是自身信用强、能够为会员商户提供增信的,和另一类不具备信用背书能力的。第一类的代表是找钢网、能链,通过股权融资和经营积累发展起来的资产规模较大(20亿以上),能够以代偿、回购等方式向银行补上平台上的小微企业还不上的钱,在供应链融资所起的作用跟上文的核心企业差不多,此处就不再重复。下面讨论, B2B平台公司不具备信用背书能力情况下,B2B平台商户融资的市场情况。

银行对与B2B平台公司合作还是相当欢迎的,毕竟一次性就可以大量获客,对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服务,银行希望平台上的商户越多越好,最好1000以上。因为银行与B2B平台对接也有投入,如果只有5%的商户融资,也就是进件率,算下来也就50户,50户申请了,还要预着有些通不过,投入的科技费用都覆盖不了。下一节咱们详谈。

五、金融科技用在供应链金融的哪些环节?

    银行内的存贷系统就不必说了。咱们说说存贷系统之外,需要些什么数字化手段,来促成供应链融资?

1、交易数据采集:比如从核心企业的ERP系统中,采集向上游供应商的采购数据、向下游经销商的销售数据,传递给银行,对大批量的小微企业进行核准,一来是确定经营稳定、有还款能力(一般需要跟核心企业合作两年以上的小微企业,才能准入);二来根据实际已经发生的业务,计算授信额度。

2、融资流程信息化:包含对融资主体的授权代表进行认证、上传公司证照、公司账户打款认证、申请电子证书(相当于电子公章)、签订电子合同、申请授信、支用放款、催收管理等

3、资产包管理:比如在以核心企业应付帐为基础的资产证券化(ABS)项目中,核心企业导入合同、发票、履约证明等形成资产包;券商按照发行额度灵活切包,比如还有三个月到期的应付帐;发行成功后将资金发放给融资人,并更新融资人的权益状态;核心企业付款后更新债务的状态等。

4、贸易融资的交易管理:企业资金方以代采、或托盘的方式提供资金,最佳做法是将采购和销售是一一对应地管理起来,科技用于客户管理、代采管理(销售)、采购管理、货物监控,仓储监控、在途监控、账户资金监控、发票管理。

5、信用的传递:市面上中企云链、简单汇等金融科技公司推出的云链、云信、金单等产品,是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传递给上游的供应商,核心企业开具电子债权凭证,相当于核心企业作了确权,并可进行分拆、多级流转。各银行也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确权和信用传递产品,诸如XX链之类的;银联则聚合各大银行的产品,推出了电子债权凭证聚合平台。

6、资金管理:将资产包证券化融回的资金批量转账给多个权益人,比如供应商;对受益方扣费、分配给项目的各服务商。

荣邦科技在服务各行各业的过程中,与各大银行展紧密合作,将金融服务外延到各产业链中的企业。欢迎接洽。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