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微金融惊人分化:一家大行是另外三家大行的3.73倍
时间:2018-07-05 06:48|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今年以来节节上行的小微贷款利率,似乎远没有向下的势头。目前深圳地区的银行小微贷款的利率区间(年化)一般在8-15%不等,而部分股份行的定价居然高出去年50%。此外,银行业系统自上而下喊着要加码小微,但事实上,基于宏观环境和银行对资产结构的调整,至少深圳区的小微金融增速是全面放缓的。
但有一家银行,小微金融业务逆势扩张—— 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同比增长高速382%,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深圳地区其余三大行的3.73倍(其余三家大行的同口径贷款余额为167.6亿元),且不良率仅为0.69%。
它是谁?你请看。
小微业务增量放缓,贷款利率节节走高
从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表态 “部署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到央行于24日宣布年内第三次定向降准,释放小微扶持资金2000亿元;再到25日央行等五部委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并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决策层对缓和小微融资难问题的迫切。
但一个很难回避的难题是:即使央行等多部委此前打出了定向降准、专项支持等组合拳,但对目前小微企业加大补血、缓解信用违约的压力,作用或许是有限的。
为什么?这与去杠杆进入深水区有关。通道萎缩叠加非标整治,使得表外融资快速缩水,仅5月社融中非标就萎缩4200多亿(含委贷、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实体经济的主融资渠道又重新回归到了银行表内信贷,但在今年不算宽松的资金面下,多地小微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普遍上浮20%-30%不等。
记者多方掌握的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区主要银行(大行加股份行深圳分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增长非常缓慢,小部分甚至负增长;在贷款余额方面,虽然部分银行余额略有增长,但集体的增速放缓。利率方面,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地区的银行小微贷款的利率区间(年化)一般在8-15%不等,而部分股份行的定价居然高出去年50%。
于是,逆势增长小微企业业务和维持住较低贷款利率的,很难不令人注意——比如建行。以记者咨询的结果,建行目前小微信贷年化利率在7%左右,远低于同业水平,是极少数低于8%水平的银行。
最重要的是,记者获得的可信数据显示,深圳地区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最多的也是建行。一季度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客户28183户,同比增长382%;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25亿元,是深圳地区其余三大行的3.73倍, 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18%,比总贷款增速高出80.18%。
是的,你没有看错:深圳地区建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其余三大行的3.73倍;且小微贷款的不良率仅为0.69%。
为什么会是建行?它做了什么?
这就很自然引出一些疑问——建行为什么能够逆势增长小微业务?是什么关键性因素,在控制企业信用风险、保证资产质量的前提下,决定了其小微企业授信的准确度和效率?这些问题背后的指向其实都是建行的小企业授信模型。
记者了解到,银行通常会依据客户的综合贡献、风险策略、违约概率等进行定价,但各家行的数据模型与数据分析能力,差别是巨大的。比如两家银行引入的基础数据一样,但是在这些基础数据之上,两家行要辅以哪些结构化数据,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信息,在两家行的数据模型里占的权重也是不一样的。
贷前环节,不同于传统上线下营销的获客方式,建行采取的大数据+互联网获客模式,针对多种业务场景,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以电话、短信、微信小程序等多渠道进行批量线上营销,极大地提升了获客的精准度和广泛性。例如建行首次利用税务信息进行获客,在其看来,叠加税务信息的模型能够最大限度还原小微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并精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客户群体。这样的做法也在市场引发了指导效应,继建行之后,江苏银行等银行迅速跟进;甚至包括全国首家民营银行在内的微众银行,也推出了与深圳国税局合作的小微融资产品(公司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page]分页标题[/page]
贷中环节,基本上同业采取的是逐笔审查审批模式,而建行的做法是建立审查审批模型,通过对接人行征信系统、深圳信用网、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地税系统、法院诉讼平台等大数据,运用逻辑回归、离散分析、偏离度分析、增量分析等方法,实现前端营销与后台审批结果的一致性,支持快速自动化审批,如此一来,一方面杜绝了人工差错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审查审批效率。
贷后环节,建行自主研发了大数据预警监测和转贷评价特色系统。该行通过对接行内外各类大数据,对客户生成静/动态画像,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采取差别化的措施,定期统一监测客户异常行为、账户行为、资金流向、征信、抵押物等方面情况,提前预警风险信号。
在此前的采访中,建行相关高管曾告诉记者,该行近80%的小微信贷业务应用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而正是因为数据的价值和利用数据的能力,维持了低至0.69%的不良率;基于整套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型的支撑,建行总行今年也更将“普惠金融”定为战略性业务。
“贷款难的核心症结,在于在企业和银行的商业模式中找到平衡。而大数据,是我们目前找到的确切最优路径。”该高管曾如此说到。这个例子,无疑能阐明银行平常说的“大数据”,究竟对普惠金融意味着什么。
但有一家银行,小微金融业务逆势扩张—— 一季度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同比增长高速382%,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深圳地区其余三大行的3.73倍(其余三家大行的同口径贷款余额为167.6亿元),且不良率仅为0.69%。
它是谁?你请看。
小微业务增量放缓,贷款利率节节走高
从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表态 “部署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降成本”,到央行于24日宣布年内第三次定向降准,释放小微扶持资金2000亿元;再到25日央行等五部委增加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共1500亿,并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决策层对缓和小微融资难问题的迫切。
但一个很难回避的难题是:即使央行等多部委此前打出了定向降准、专项支持等组合拳,但对目前小微企业加大补血、缓解信用违约的压力,作用或许是有限的。
为什么?这与去杠杆进入深水区有关。通道萎缩叠加非标整治,使得表外融资快速缩水,仅5月社融中非标就萎缩4200多亿(含委贷、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实体经济的主融资渠道又重新回归到了银行表内信贷,但在今年不算宽松的资金面下,多地小微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普遍上浮20%-30%不等。
记者多方掌握的情况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区主要银行(大行加股份行深圳分行)的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增长非常缓慢,小部分甚至负增长;在贷款余额方面,虽然部分银行余额略有增长,但集体的增速放缓。利率方面,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地区的银行小微贷款的利率区间(年化)一般在8-15%不等,而部分股份行的定价居然高出去年50%。
于是,逆势增长小微企业业务和维持住较低贷款利率的,很难不令人注意——比如建行。以记者咨询的结果,建行目前小微信贷年化利率在7%左右,远低于同业水平,是极少数低于8%水平的银行。
最重要的是,记者获得的可信数据显示,深圳地区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最多的也是建行。一季度末,该行小微企业贷款客户28183户,同比增长382%;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25亿元,是深圳地区其余三大行的3.73倍, 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18%,比总贷款增速高出80.18%。
是的,你没有看错:深圳地区建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是其余三大行的3.73倍;且小微贷款的不良率仅为0.69%。
为什么会是建行?它做了什么?
这就很自然引出一些疑问——建行为什么能够逆势增长小微业务?是什么关键性因素,在控制企业信用风险、保证资产质量的前提下,决定了其小微企业授信的准确度和效率?这些问题背后的指向其实都是建行的小企业授信模型。
记者了解到,银行通常会依据客户的综合贡献、风险策略、违约概率等进行定价,但各家行的数据模型与数据分析能力,差别是巨大的。比如两家银行引入的基础数据一样,但是在这些基础数据之上,两家行要辅以哪些结构化数据,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信息,在两家行的数据模型里占的权重也是不一样的。
贷前环节,不同于传统上线下营销的获客方式,建行采取的大数据+互联网获客模式,针对多种业务场景,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以电话、短信、微信小程序等多渠道进行批量线上营销,极大地提升了获客的精准度和广泛性。例如建行首次利用税务信息进行获客,在其看来,叠加税务信息的模型能够最大限度还原小微企业真实经营情况,并精准筛选出符合标准的小微企业客户群体。这样的做法也在市场引发了指导效应,继建行之后,江苏银行等银行迅速跟进;甚至包括全国首家民营银行在内的微众银行,也推出了与深圳国税局合作的小微融资产品(公司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page]分页标题[/page]
贷中环节,基本上同业采取的是逐笔审查审批模式,而建行的做法是建立审查审批模型,通过对接人行征信系统、深圳信用网、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地税系统、法院诉讼平台等大数据,运用逻辑回归、离散分析、偏离度分析、增量分析等方法,实现前端营销与后台审批结果的一致性,支持快速自动化审批,如此一来,一方面杜绝了人工差错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审查审批效率。
贷后环节,建行自主研发了大数据预警监测和转贷评价特色系统。该行通过对接行内外各类大数据,对客户生成静/动态画像,根据不同的预警等级采取差别化的措施,定期统一监测客户异常行为、账户行为、资金流向、征信、抵押物等方面情况,提前预警风险信号。
在此前的采访中,建行相关高管曾告诉记者,该行近80%的小微信贷业务应用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而正是因为数据的价值和利用数据的能力,维持了低至0.69%的不良率;基于整套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型的支撑,建行总行今年也更将“普惠金融”定为战略性业务。
“贷款难的核心症结,在于在企业和银行的商业模式中找到平衡。而大数据,是我们目前找到的确切最优路径。”该高管曾如此说到。这个例子,无疑能阐明银行平常说的“大数据”,究竟对普惠金融意味着什么。
TAG

相关阅读:
- 优力狮抽奖活动即将开始,海量奖励等你来拿2023-12-25 10:04
- 聚焦“制造业保持基本稳定:逻辑与政策”,CMF专题报告发布2023-06-20 06:07
- 618电商大促"暗含战机",消费基金迎来大转机?2023-06-20 06:08
- 金监总局「一号文件」的深意:消保是安身立命之本2023-06-20 06:07
- 风大雨大时代,中国食品饮料如何“再造奇迹”?2023-06-20 06:06
- 抖音电商、小红书、梦饷科技…… 电商新势力为何总在上海出现?2023-06-20 06:05
- 离岸服务外包是桩好生意吗?2023-06-20 06:04
- 多地密集部署稳增长 先进制造业投资迎强支撑2023-06-20 06:04
- 卖家说刘德华的脸更适合我!揭秘AI变脸生意链:1.5万元包学会2023-06-20 06:01
- 狗狗币历史价格走势图|狗狗币历史价格走势图K线图|狗狗币价格美元2023-02-27 11:52

滚动播报
- 15:09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谈投资组合优化
- 19:54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沙龙(福州站)暨福建省隐形独角兽企业发展研讨会
- 16:01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vivo发布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以科技之力绘就共
- 17:05被师傅鸽到崩溃?十年卫浴老板血泪总结:找对帮手太重要!
- 14:43北京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的全球资产配置逻辑
- 14:26入选上海智库报告文库,第一财经研究院“小巨人”调研专著出版
- 21:03京东科技赋能中原企业,80家企业已成功入驻产业园
- 18:36首次上榜《财富》中国500强,盈峰集团的产业赋能牛在哪?
- 10:08孙宇晨的而立之年:争议未远,传奇已立
- 15:27北京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谈资产配置
- 12:17寻找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机 ——第一财经第十四度携手达沃斯举办
- 12:43燃情“苏超”!苏州队VS扬州队精彩上演!雪中飞助力苏州队3:0夺得首胜!
- 17:23卷不赢的618,中国商家在东南亚集体“回血”
- 13:57“基于北斗与遥感的数字应用产业互联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京成功
- 13:39三贯穿定基调,五纵横拓图,六点连线筑生态——燕京510以全域营销战略登顶
- 10:05由新者胜 至行者达 第三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正式发布
- 09:53相关专家领导赴四川嘉好变频供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 21:20甘露特钠胶囊多地断供?谁来续上患者的记忆
- 08:59站酷×北京邮政×微博强强联手!“玩具杂货铺”玩转儿童节艺术营销
- 14:13再破圈!央视端午晚会新松大负载机器人“执手”专业舞者柔美共舞,人机“无间
- 12:30盼星星,盼月亮,就盼九期一
- 09:26双线狂欢引爆510盛夏:狮王“世界风味”VS燕京9號“社区烟火”
- 14:35如何借力抖音7亿日活?京东(郑州)基地手把手教电商企业数字化转型
- 16:35150+项专利死磕滤芯,云米引领家庭饮水进入矿泉时代
- 10:35必有人,重写爱与浪漫 宝珀Ladybird贝蒂女士系列
- 10:34宝珀Ladybird贝蒂女士系列钻石舞会炫彩腕表 焕新演绎尊贵皇家紫色
- 10:36HTX携手HTX DAO共庆BTC披萨节,开启Web3全球化共识新篇章
- 10:08化学工业出版社一行到访外研在线 调研出版数字化转型路径
- 21:31BTC披萨节遇上TRUMP晚宴,HTX送出百万USDT狂欢福利
- 16:09HTX“火星计划特别版”新晋候选人出炉,用户太空之旅进入冲刺阶段

新闻排行榜

